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约三寸处,是胃经的重要穴位之一,经常用于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其位置是在髌骨下缘向下四指宽的位置,胫骨前脊外侧一横指。
2.涌泉: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是肾经的首穴,具有补肾强身、宁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用拇指按揉此处以增强体质。
3.承山:位于小腿后中央,在腓肠肌两肌腹之间,是膀胱经的一部分。对缓解小腿酸痛、腿部抽筋效果显著。
4.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三寸(约四指宽),是脾、肝、肾经的交会穴,具有调理脾胃、疏肝利胆的作用。
5.绝骨:也叫悬钟,位于小腿外侧的腓骨小头下三寸处,是胆经的一个重要穴位,擅长疏通经络、改善下肢循环。
适量的按摩和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恢复正常气血流动,但要注意按摩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伤。如症状持续不减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