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机制:室性期前收缩是由于心室异常电活动导致的。这意味着在正常心脏节律之外,有一个额外的电信号,使心室提前收缩。
2.症状:许多人对PVC并无明显症状,然而一些人可能会感受到心悸、心跳不规则或“漏跳”的感觉。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起胸痛或头晕。
3.发病率:在一般人群中,偶发PVC非常常见。大约40%至70%的人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中会出现PVC。其发生概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4.诱因:压力、咖啡因、酒精、尼古丁和某些药物可能诱发或加重PVC。疲劳、焦虑和睡眠不足也可能是促发因素。
5.诊断:通过心电图可以诊断PVC,Holter监测(动态心电图)则用于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心律,以更好地评估PVC的频率和模式。
6.治疗:如果PVC无症状且没有潜在的心脏疾病,通常无需治疗。对于有症状或频繁发生的病例,可能建议生活方式改变,比如减少刺激性饮料的摄入,以及控制压力。某些情况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被使用。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通常是良性的,但当有频繁发作或其他症状时,需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潜在心脏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其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