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头痛: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合谷穴以其广泛的止痛作用而著称,特别是对头痛和面部疼痛有明显效果。
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个指宽的位置。对于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牙痛:
下关:位于耳屏前下方,颧弓的下缘,对应咀嚼肌隆起处。该穴能有效缓解由于牙齿问题引起的疼痛。
颊车:位于下颌角附近,按压时会感到明显的酸胀感。对急性牙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3.腹痛:
天枢:肚脐两侧旁开2寸的位置。此穴位对消化系统相关的腹痛尤其有效,包括胃痛和肠绞痛。
中脘:位于上腹部,肚脐上四寸处。常用于缓解由胃部不适引起的疼痛。
4.腰痛:
委中:位于膝盖后方的腘窝中央,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能够明显减轻腰腿疼痛。
肾俞: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对于慢性腰痛具有很好的调节和缓解作用。
5.经期痛(痛经):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三寸处。是治疗妇科疾病和痛经的要穴。
地机:位于胫骨内侧髁下缘,三阴交与阴陵泉连线上,距阴陵泉3寸。可有效缓解经期疼痛和月经不调。
不同的痛症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或按压。每个穴位的使用都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