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采样问题:肠镜检查中获取的组织样本可能并未涵盖病变的核心区域。恶性病变通常呈现为局灶性分布,如果活检未能取到恶性组织,病理报告可能显示为阴性。
2.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有些病例可能处于癌前病变阶段,如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而尚未发展成真正的癌症。此时没有癌细胞,但仍需密切监测。
3.检查误差或假阳性:肠镜下的肉眼观察可能受到炎症、息肉或其他非恶性病变的干扰,从而导致疑似癌症的误判。实际病理分析则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4.组织修复或纤维化:如果病变部位正在经历组织修复或纤维化,显微镜下可能无法观察到明确的癌变细胞特征。
5.病理学诊断局限:极少数情况下,某些类型的肿瘤可能对常规染色方法不敏感,导致病变难以被识别。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特殊染色或进一步分子诊断进行补充确认。
若出现上述状况,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医生建议是否需要重复肠镜检查、扩大活检范围或者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CT、MRI或PET-CT。同时注意定期随访,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