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肠梗阻会导致尿液量偏少

2025-06-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肠梗阻可能导致尿液量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分丢失:肠梗阻通常伴随着呕吐和腹胀,这些症状会导致身体失去大量的水分。同时,因肠道无法正常吸收水分,也增加了体内的脱水风险。由于脱水,肾脏会减少尿液的生成以保持体内水分。

2.电解质失衡:肠梗阻影响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钠、钾等重要离子的浓度。这种失衡可能影响肾功能,导致尿量减少,因为电解质浓度异常会干扰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效率。

3.应激反应:肠梗阻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促使释放抗利尿激素。这种激素通过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来减少尿液生成,以防止进一步的体液流失。

4.血液动力学改变:由于腹腔压力增加,心脏和血管中的血液流动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肾脏灌注减少。肾脏灌注不足时,肾单位产生的尿液量随之下降。

5.代谢性酸中毒:肠梗阻可以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对肾功能造成负担。为了补偿酸碱失衡,肾脏可能会减少尿量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可能导致肠梗阻患者出现尿液量偏少的情况。在肠梗阻的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病人的水、电解质平衡,以避免进一步的并发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