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
长期承受压力:持续的工作压力、经济困难或人际冲突,都可能导致情绪紧张,进而表现为脾气暴躁。
抑郁症或焦虑症:这些心理障碍会显著降低耐挫力,使人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度。
睡眠不足:长期睡眠质量差会削弱情绪控制能力,并明显增加易怒几率。
2.生理因素
内分泌变化:甲状腺功能亢进、围绝经期或青春期的激素波动可能增强情绪不稳定。
慢性疾病:如慢性疼痛、心血管疾病或脑部神经疾病(如帕金森病)可能导致情绪异常。
营养不良或血糖波动:缺乏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例如维生素B族、镁)以及低血糖状态都可能影响情绪。
3.外部因素
周围环境压力:嘈杂、拥挤或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会导致情绪不佳。
药物或物质滥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或吸烟、饮酒过量也可能扰乱情绪稳定性。
4.其他特殊原因
神经系统问题:某些神经性疾病,如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伴随情绪波动问题。
家庭遗传:研究表明情绪敏感性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如果脾气暴躁问题持续且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以便通过医学检查排除潜在疾病,并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