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恢复的可能性:研究显示,超过70%经历过精神创伤的人会在一段时间内自然恢复,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恢复”。对于某些严重或长期持续的精神创伤,例如创伤后应激障碍,通常需要专业干预才能有效缓解症状。
2.影响恢复的因素:
创伤性质:一次性急性事件,如交通事故,通常比长期持续性的创伤,如家庭暴力,更容易恢复。
个人心理韧性:心理韧性较强者更能有效面对和处理压力,从而加速恢复。
社会支持:获得来自家人、朋友及社区的支持能显著提高康复可能性。缺乏社会支持则可能延长恢复时间。
早期干预:创伤发生后尽早采取心理咨询或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长期不良影响的发生。
3.治疗方式: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眼动脱敏与再处理是创伤相关问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可帮助患者理解创伤、调整负性思维并减轻情绪反应。
药物治疗:对于伴随严重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患者,抗抑郁药物或抗焦虑药物可能被医生建议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
自我调节技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训练和身体运动等方法缓解紧张情绪,有助于个体对压力作出更积极的反应。
4.恢复时间:根据美国相关心理健康组织统计,轻度创伤可在几周至数月内明显改善,而较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1年以上的治疗和支持,甚至更长时间。
精神创伤的恢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因人而异地采取措施。重视心理健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不仅能够提升生活质量,还能防止潜在情绪困扰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