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角质层膨胀
皮肤的最外层为角质层,其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具有锁住水分和保护组织的作用。在长时间浸泡于水中时,角质层吸收水分后会膨胀。这会导致皮肤表面变得柔软并呈现发白、起皱的状态,尤其是在手指和脚趾部位更为明显。
2.天然保护屏障削弱
皮肤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皮脂和角质细胞组成的保护层,称为皮脂膜。长期浸泡在水中会将皮脂逐渐冲刷掉,使皮肤屏障功能减弱,导致水分流失加速,皮肤容易干燥、脱屑甚至开裂。
3.微生物感染风险增加
长期浸泡后的皮肤由于屏障功能下降,更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侵袭。例如,足癣(俗称脚气)就是一种常见的因潮湿环境引起的真菌感染。
4.皮肤组织应激反应
持续浸泡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轻度缺氧症状,如手脚发麻、冰凉。皮肤长期水合还可能触发炎症反应,产生局部红肿、瘙痒感。
减少长时间浸泡在水中的行为有助于降低以上风险。如果必须接触水,例如清洁工作,可考虑佩戴防护手套或定期使用保湿剂加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