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免疫反应:感染病毒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这些介质作用于下丘脑,使体温调节中枢设定为更高的温度,从而引发发热。
2.体温调节:发热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机制,通过提高核心体温,使病原体的增殖速度减慢,同时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此时机体通过出汗来释放多余热量,以避免体温过高。
3.自我调节:当体温达到新的设定点或外部因素(如服用退烧药)导致下丘脑调整体温设定时,身体会通过出汗加速散热,帮助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
4.水分代谢:感冒时水分丧失较多,包括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和出汗,因此常伴随大量出汗的现象,为了维持体液平衡,建议适当补充水分。
感冒期间出汗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部分,有助于体温调节和抵抗感染。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湿度,避免受凉可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