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内癌的成因是什么

2025-03-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胃黏膜内癌的成因主要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包括外部环境、生活方式及基因突变等,但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

1.幽门螺杆菌感染:大约70%-90%的胃癌病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该细菌会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长时间的炎症可能导致细胞发生异型变化,增加癌变风险。研究显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罹患胃癌的风险较未感染者高出2-6倍。

2.饮食习惯: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和熏制食品摄入过多可能损害胃黏膜屏障,导致长期慢性炎症反应,同时还可能增强幽门螺杆菌的致病能力。低蔬果饮食可能使抗氧化物质摄入不足,削弱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3.吸烟与酗酒:吸烟者罹患胃癌的几率比非吸烟者高30%-50%。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害胃黏膜,增加癌变概率。而长期大量饮酒则会破坏胃黏膜屏障,使胃更容易受到致癌物质的侵袭。

4.遗传和基因突变:家族中有胃癌病史的人,其发病风险会明显升高。另外,一些基因突变(如E-cadherin基因突变)被认为与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

5.慢性胃病: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慢性胃病都会增加胃黏膜内癌的发病风险。这些病变通常发展缓慢,经过多年演变可能逐渐转化为恶性肿瘤。

6.环境污染: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类化合物)也可能增加胃癌风险。这些物质常存在于被污染的水源或加工食品中。

胃黏膜内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注意改善生活习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并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