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病情评估
入院后,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精神状态检查以及标准化量表(如汉密顿抑郁量表)来评估病情。这些评估可以帮助明确疾病的严重程度、存在的危险因素(如自杀风险)以及是否伴随其他心理或躯体疾病。
2.制定治疗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医疗团队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等:
药物治疗:常用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药物选择会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及过敏情况来决定。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等方法常被纳入治疗计划。
物理治疗: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辅助使用经颅磁刺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等方法。
3.观察和调整
在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将持续监测患者的情绪变化、自杀意念以及睡眠、饮食等生理状态。如果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治疗效果不佳,会及时调整方案。
4.心理支持与护理干预
专业护士和辅导员可能会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并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如阅读、绘画和轻度运动,以改善情绪。
5.家属教育与支持系统建立
医疗团队通常还会与患者家属沟通,讲解疾病知识及护理措施,帮助家属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患者。
6.康复规划与出院指导
在病情稳定后,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包括定期门诊复诊、继续心理咨询及生活方式调整建议,确保病情得到长期控制。
抑郁症的住院治疗阶段旨在减轻症状、降低复发风险并促进功能恢复。患者在此期间需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家属也应给予充分的心理支持,不可忽视日常中的细节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