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碍是指什么

2025-04-0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情感障碍是一类以情绪异常为核心特征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情绪过度高涨或低落,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行为和生理功能方面的改变。常见的情感障碍包括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1.情感障碍的主要类型:

(1)抑郁症:持续性的情绪低落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患者通常表现为兴趣缺乏、精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自责甚至自杀倾向。还可能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和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全球范围内,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约为10%-15%。

(2)双相情感障碍:这种疾病同时存在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躁狂期的典型表现包括情绪高涨或易怒、话语增多、活动过度、自我评价过高,严重时可出现冲动性行为。其患病率在总体人群中约为1%-3%。

2.形成原因:

(1)生物学因素:情感障碍与脑内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失衡密切相关。一些遗传研究表明,一级亲属中有情感障碍史的人,罹患该疾病的风险会增加2-4倍。

(2)心理社会因素:重大生活事件(如丧亲、离婚)、长期压力以及不良的童年经历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数据显示,约60%-70%的情感障碍病例可以追溯到特定的心理社会应激事件。

(3)环境因素:季节变化、昼夜节律紊乱也是某些情感障碍(如季节性抑郁症)的重要诱因。

3.治疗及管理方法:

(1)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情绪稳定剂(如锂盐)和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约70%-80%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可显著缓解症状。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和人际关系疗法被广泛用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调整思维模式。

(3)生活干预:规律作息、适量运动、保持社交联系对于改善情感障碍也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达30%以上。

情感障碍可影响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但早期识别和科学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并降低复发风险。这类疾病需要长期监测,并坚持规范化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