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特应性皮炎特点:
起病较早:通常在婴幼儿期首次发病,约有60%至80%的患者在5岁前出现症状。
症状多变: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并易于反复发作。急性期时,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慢性期则以苔藓样变、色素沉着为主。
分布部位:好发于面部、颈部、四肢屈侧及躯干部位,但不同年龄段发病部位有所差异,如婴儿期常见于面颊部,而成人期则多见于面部、手部和上肢。
2.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研究显示,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其子女患特应性皮炎的风险明显增加。
免疫异常:特应性皮炎患者常伴有体内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包括IgE抗体水平升高、T细胞功能失调等。
环境因素:气候、空气污染、过度清洗以及接触某些致敏物质(如尘螨、花粉)均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
3.治疗方法:
局部治疗:使用润肤剂保持皮肤水分,外用激素类药膏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控制炎症。
系统治疗:严重病例可考虑口服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
生活管理:避免已知过敏原,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避免频繁洗澡以防皮肤干燥。
特应性皮炎作为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正确的治疗方案。注意日常护理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并减少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