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感染性腹泻: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肠道时,刺激肠壁,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大量肠液分泌。这种情况常见于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或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
2.食物中毒: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后,体内的病原微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大量肠液分泌以试图排除这些有害物质。
3.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会导致肠道粘膜长期处于发炎状态,进而增加肠液分泌。
4.功能性胃肠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虽然其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此类疾病也可能伴随肠液分泌增多的症状。
5.药物或毒素作用:某些药物(例如抗生素)或毒素(例如乳糖不耐受患者摄入乳制品后的乳糖)可刺激肠道,导致过量肠液分泌。
6.激素性疾病: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类癌综合征,可能通过影响激素分泌而促使肠道分泌更多的肠液。
大量分泌肠液通常会导致腹泻,并可能引起脱水、电解质失衡等并发症,需要适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者需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