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正常生理原因
儿童代谢率较高,入睡后身体散热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可能导致流汗增加。
睡眠环境过于温暖,例如卧室内温度过高、被褥盖得过厚,这些都可能引起虚汗。
2.病理性原因
感染性疾病:如患有结核、慢性鼻窦炎等慢性感染性疾病,可表现为夜间盗汗。
营养因素: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小儿佝偻病,其早期症状之一就是夜间出汗明显。
内分泌或代谢问题: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血糖,也可伴随睡觉出汗增多。
其他疾病: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心脏相关疾病,可能在初期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虚汗。
3.应对措施
调整环境:控制室内温度至18-24℃之间,确保空气流通,避免使用过厚的被褥。
生活习惯改变:晚餐要清淡,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减少睡前剧烈活动。
观察其它症状:留意有无发热、咳嗽、体重下降、情绪易激惹等症状。如有,应尽快就医。
及时补充营养:特别注意是否有维生素D缺乏。如果怀疑存在此类问题,可以通过检查明确并适量补充。
若虚汗连续数日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需要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