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约50%的儿童白内障与基因突变或遗传有关,可能为家族遗传病的一部分。
感染因素:如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风疹、弓形虫、梅毒或巨细胞病毒,可导致胎儿晶状体发育异常。
代谢疾病:一些全身性代谢问题,如半乳糖血症和低血糖症,也会增加儿童白内障的风险。
外伤:眼部受到外力撞击或刺伤可能损害晶状体引发白内障。
2.表现症状
瞳孔区出现白色或灰白色反光,特别是在拍照时瞳孔不呈现红光反射而是白色点状反光。
弱视或视力下降,孩子可能表现出看东西模糊、不愿注视或者经常揉眼睛。
斜视或眼球震颤,如果白内障属于严重类型,可能引发眼位偏斜或眼球轻微颤动。
3.诊断与治疗
诊断:通过裂隙灯检查或眼底镜观察,医生可以明确晶状体是否混浊,同时结合影像学或遗传检测评估病因。
治疗:轻度白内障可能无需手术,仅需定期随访。如果严重影响视力,通常需要进行白内障摘除术,并置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还需配合康复训练,如佩戴矫正眼镜和开展弱视治疗。
4.预防与注意事项
孕妇在怀孕早期接种风疹疫苗并避免感染其他病毒性疾病可降低儿童白内障风险。
及时识别儿童代谢性疾病并干预,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防止儿童眼部意外伤害,如运动时佩戴护目镜或避免接触尖锐物品。
儿童白内障如果发现较晚或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弱视或不可逆性的视力损害。定期带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对早期发现和干预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