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长期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调节紧张,从而引发假性近视甚至加重真性近视。例如,连续2小时以上使用电子设备、看书或伏案工作,会让眼睛无法进行有效放松。
2.光线环境不良
长期在光线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用眼,会增加眼部负担。强光可能刺激虹膜收缩,而弱光则会使瞳孔扩张,均可能对视力产生影响,造成主观上感觉近视加重。
3.缺乏户外活动
户外光线能刺激多巴胺分泌,有助于延缓近视的进展。如果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少于2小时,近视可能更容易加深,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表现显著。
4.睡眠不足与疲劳
睡眠不足容易引起眼部充血及视觉功能障碍,导致模糊感和近视程度的短期波动。持续熬夜或过度疲劳还可能降低睫状肌的弹性,加速近视发展。
5.干眼症或其他眼部不适
干眼症、结膜炎等眼表疾病可能引发视物模糊,误以为是近视加重。未及时更换眼镜或隐形眼镜度数不符也会造成类似错觉。
6.内科或全身性疾病
某些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通过改变晶状体屈光状态或眼底血液循环,导致视力下降。特别是在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突然感觉近视加重需要警惕糖尿病相关眼病的可能。
7.心理因素
情绪紧张、压力大时可能注意力难以集中,且容易夸大视力模糊的感知,从而产生近视加重的错觉。这类情况通常是短暂的,并不会实际改变眼轴长度。
如果出现上述现象,应避免长期用眼,每隔20分钟远眺并保证充足休息;若视力变化伴有明显头痛、眼痛或复视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