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流阻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限制了血液流动,组织供氧不足。机体通过扩张其他小血管试图弥补这一不足,增加血流量,从而引起局部温度升高。
2.代谢产物堆积:由于供血不足,组织代谢产物(例如乳酸等)开始堆积。过多的代谢废物会刺激局部神经末梢,导致皮肤温度升高及出现疼痛感。
3.血管炎症反应:动脉硬化中的斑块可能会引发局部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进一步加剧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也可能造成发热。
在出现下肢发热、疼痛或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时,应积极就医进行血管评估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有助于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