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高血压是导致肾小球受损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血压过高时,肾小球内的压力增加,导致滤过障碍,从而引发尿蛋白增多。
2.研究表明,在有效控制高血压后,大约30%至50%的患者可观察到尿蛋白水平的显著下降。这是因为血压正常化减少了肾脏微小血管的压力,改善了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3.与此同时,抗高血压药物,尤其是某些类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不仅能够降低血压,还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这也有助于减少尿蛋白水平。
4.并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后尿蛋白都会降低。个体差异、病程长短以及是否存在其他肾脏疾病等因素都会影响结果。
积极管理高血压对于预防和缓解尿蛋白升高是重要的,但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水平,以便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