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体温监测:使用准确的体温计进行测量是第一步。正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37.4°C或直肠温度超过38°C即为发热。定期测量体温,观察变化趋势,每隔4至6小时测量一次。
2.液体摄入:确保婴儿获得充足的液体,以防止脱水。可以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或提供适龄的配方奶。如果婴儿已经开始添加辅食,也可以适当增加水的摄入。
3.物理降温:如果宝宝体温不太高(如低于38.5°C),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冷水浴,因为这可能会造成不良反应。
4.环境调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建议控制在21°C到23°C之间。衣物要轻便透气,不要过多包裹,以免影响散热。
5.药物使用:若体温超过38.5°C,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烧药。切勿自行增加药物剂量,并留意药物的服用间隔时间。
6.观察症状:除了发热外,还需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异常症状,如持续哭闹、嗜睡、食欲不振或皮疹等。这些可能提示更严重的问题,需要专业医疗评估。
7.就医条件:若婴儿出现高热持续不退、伴随抽搐、呼吸困难或其他危急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在处理发烧问题时,应密切关注婴儿的整体状态及精神状况,同时遵循专业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