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定位感染源:通过查看褥疮部位,检查是否存在局部感染的特征,例如伤口周围的红肿和脓液。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以确定具体的致病菌。
2.监测体温:记录体温变化趋势,判断是否持续发热,并观察有无伴随症状,如寒战和疲乏无力。
3.抗生素治疗: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通常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具体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决定。
4.改善伤口护理:定期清洗和更换伤口敷料,保持创面清洁,促进愈合。使用无菌盐水或其他专业清洗液对褥疮进行清理,防止二次感染。
5.加强全身支持:确保患者营养充足,补充高蛋白食物,增强免疫力;维持良好的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
6.调整卧床姿势:定时帮助患者翻身,减轻褥疮部位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新的褥疮形成。
出现发热表明可能存在感染风险,需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病情进展,同时密切监测以防止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