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定义与成因:脐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脐环向外突出形成的包块。主要原因包括腹壁肌肉薄弱、过度腹压增加等。婴幼儿时期,脐带脱落后局部愈合不全容易导致脐疝。而在成年人中,肥胖、妊娠、慢性咳嗽或搬运重物等因素可能引发或加重脐疝。
2.症状表现:通常表现为肚脐部位出现柔软的、可压缩的突出物。多数情况下,在平躺时突出物会缩小或消失,但在站立、咳嗽或用力时增大。一般无痛感,但如果脐疝嵌顿(即内容物被卡住),可能出现疼痛、呕吐、甚至肠梗阻等严重情况。
3.发生率和人群:脐疝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大约10%-20%的新生儿会出现这种情况。多数婴儿脐疝会在数年内自然愈合。成人脐疝发生率相对较低,但随着年龄增长及体重增加,其风险也随之增加。
4.治疗方式:对于婴幼儿,如果脐疝无并发症且不影响日常生活,医生一般建议观察等待自愈。但在成人或伴随不适症状的婴幼儿中,手术修补常被推荐。手术通常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脐疝虽多为良性,但若出现异常疼痛、突出物无法恢复、皮肤变色等,应及时就医以防并发症。注意避免剧烈腹压变化,有助于减少脐疝发生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