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原因与机制:卵巢早衰是指40岁之前卵巢功能减退,常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其发病率约为女性总人口的1%。可能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医源性损伤(如化疗、放疗)、感染及环境因素等。
2.临床表现:除了月经紊乱,卵巢早衰患者还可能出现潮热、多汗、失眠、情绪波动等围绝经期症状。这些症状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
3.诊断方法:
激素水平检测:促卵泡激素水平升高是卵巢早衰的重要指标,通常超过25IU/L。
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卵巢体积和卵泡储备情况。
染色体分析及抗体检查:用于排除染色体异常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4.治疗策略:
激素替代疗法:适用于症状明显者,有助于缓解围绝经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骨质疏松。
辅助生殖技术: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以考虑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手段。
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咨询以及饮食、运动的合理安排对患者的整体健康有积极作用。
5.长期管理:
定期随访: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卵巢早衰及其并发症的认识,帮助其更好地管理健康。
卵巢早衰患者应及时接受医学评估和适当治疗,以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