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肛裂:肛裂是肛管黏膜出现裂口的情况,多因排便过于用力或大便干硬导致。裂口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或出血。多数患者在排便时或之后会感到肛门剧烈疼痛,同时伴随少量鲜红色血液。
2.痔疮:痔疮是直肠和肛门周围静脉扩张形成的团块,分为内痔和外痔。内痔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出血,而外痔可能引起肛门周围的瘙痒感和疼痛。长期便秘或腹泻可能导致痔疮加重,并引发相关症状。
3.便秘及饮食结构异常:饮食中缺乏纤维素、水分摄入不足或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容易导致便秘。便秘会使粪便干硬,排便时产生机械性损伤,进一步诱发肛周疾病。
4.皮肤感染或湿疹:肛周红痒可能由局部皮肤感染或湿疹引起。细菌或真菌的感染可导致肛周皮肤瘙痒、红肿,甚至糜烂。卫生习惯不良、潮湿环境等均可能是诱因。
5.其他可能因素:如肛门周围毛囊炎、寄生虫感染(蛲虫病)等,也可能造成类似症状。部分情况下,红痒和出血可能同时存在,但并不一定来源于同一病因。
改善上述情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食品、蔬菜和水果,以保持大便软化。
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毫升,有助于预防便秘。
注意肛周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涤剂。
避免久坐,每天适当进行3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原因,例如肛门镜或直肠指诊。
定期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防治肛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