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辨证分型: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中医将耳鸣分为不同类型,包括肾虚耳鸣、肝火耳鸣、气血不足耳鸣等。
肾虚耳鸣:多见于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表现为耳鸣声如风吹或流水声。常用药材有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
肝火耳鸣:多见于情绪波动较大者,耳鸣声如雷鸣或蝉鸣。常用药材有龙胆草、决明子、栀子等。
气血不足:多见于体虚劳倦者,表现为耳鸣声低且持续。常用药材有当归、党参、黄芪等。
2.针灸治疗:选取特定穴位进行针刺,以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如耳门、听宫、翳风等穴位。每周治疗2-3次,疗程4-6周。
3.推拿按摩:通过特定手法按摩头颈部、耳周穴位,如百会、风池、听宫等。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4-6周。
4.食疗辅助:日常饮食中增加有助于调理体质的食物。例如,肾虚耳鸣者可多食黑芝麻、核桃;肝火耳鸣者可多食绿豆、苦瓜;气血不足者可多食红枣、桂圆。
中医治疗耳鸣注重从整体调理,通过辨证论治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结合中药、针灸、推拿和食疗,达到缓解和控制症状的目的。注意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这对耳鸣的预防和治疗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