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血管扩张:痔疮是由直肠和肛门周围静脉曲张形成的。由于压力增加,这些血管扩张和变形,导致其壁变薄,更容易破裂出血。
2.炎症反应:长期的便秘、腹泻或肛门部位摩擦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使得血管更加脆弱。炎症使得血管壁受到刺激,经常性排便会导致出血。
3.外力作用:在排便过程中,硬粪便通过肛门时对痔疮造成直接的机械性摩擦。这种摩擦造成血管破裂,导致鲜红色的出血。
4.排便习惯:长时间用力排便,特别是坐厕时间过长,会增加肛门周围的静脉压力,促进痔疮形成和加重。久而久之,痔疮容易出血。
5.饮食因素:缺乏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不足会导致便秘,硬粪便增加了对肛门的摩擦力,痔疮更易发生出血。
6.其他健康问题:如怀孕期间,由于盆腔压力增加,也会导致痔疮及其出血的发生。肥胖和久坐也是高风险因素。
痔疮便血虽常见,但如果出现大量出血或长期不愈,可能需要医学评估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如结直肠癌或其他肛周病变。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的摄入,以及适当运动都是预防和缓解痔疮便血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