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睡眠周期:人类的睡眠周期大约为90分钟,包括四个阶段:N1(轻度睡眠)、N2(中度睡眠)、N3(深度睡眠)和REM(快速眼动睡眠)。梦境主要发生在REM阶段。
2.快速眼动睡眠(REM):在这个阶段,大脑活动接近清醒时的水平,眼球迅速移动,呼吸变得不规律,心率增加。这时候,大多数生动且复杂的梦境会出现。
3.大脑活跃度:在REM阶段,大脑的某些区域,如边缘系统和前额皮质,表现出高度活跃。这些区域与情感、记忆和视觉处理有关,因此人们容易在这个阶段产生丰富的梦境。
4.神经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在REM阶段的浓度较高,而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浓度较低,这种化学环境有助于梦的形成和记忆。
5.生理机制:闭眼后进入睡眠状态,身体开始放松,外界刺激减少,大脑能够将注意力转向内部信息处理,包括情感和记忆整合,从而产生梦境。
做梦主要在REM睡眠阶段发生,与大脑活动和神经化学物质变化密切相关。尽管闭眼是入睡的必要条件,但做梦本质上是大脑在特定睡眠阶段进行信息处理和整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