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脑动脉狭窄是一种由于动脉壁内沉积脂质物质导致血管腔变窄的病变。当脑动脉狭窄超过50%时,可能会影响脑部供血,引起一系列症状。特别是当狭窄程度达到70%以上时,血流阻塞风险显著增加,容易发生脑卒中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2.临床研究表明,当狭窄程度在50%-69%之间,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管理。当狭窄程度达到70%以上时,仅依靠保守治疗可能无法充分降低脑卒中风险,此时通常考虑介入治疗,如放置支架,以恢复正常血流,减少并发症发生。
3.支架放置过程中使用微创技术,通过导管进入狭窄部位,将支架展开以撑开狭窄的动脉。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类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因脑动脉狭窄引起的脑卒中发生率。
在决定是否需要放置支架时,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狭窄程度、症状表现、全身健康状态以及既往治疗效果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