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肺鳞癌是一种发生在肺部的鳞状细胞癌,常见于吸烟者,其发病率占非小细胞肺癌的20%-30%。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但这些方法往往副作用较大且疗效有限。
2.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癌细胞特定分子特征的治疗方式。它通过识别并攻击癌细胞中的特定蛋白质或基因突变,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等。
3.肺鳞癌患者中,有一部分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如EGFR突变、ALK融合基因,这使得靶向治疗成为可能。研究显示,具有EGFR突变的肺鳞癌患者使用EGFR抑制剂治疗后,其疾病控制率可达70%以上,而无特定突变的患者效果则不明显。
4.靶向治疗相比传统化疗的副作用较少,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和口腔溃疡等。这些副作用相对轻微,通常可以通过调整药物剂量或添加辅助治疗来管理。
靶向治疗是肺鳞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尤其对于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其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较少。不同患者的基因特征有所不同,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