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免疫抑制:化疗会导致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增加感染风险。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0.5×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此时感染风险显著升高。
2.发热定义:在化疗过程中,如体温达到或超过38.3℃,或持续超过38.0℃超过一小时,即应视为发热,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3.初步处理:迅速进行血液、尿液、痰液等培养,确定感染源。通常会立即开始广谱抗生素治疗,以覆盖可能的病原菌。
4.支持治疗:除了抗生素,还可能需要补充液体、退热药物以及支持性护理,包括保持良好营养状态和加强个人卫生。
5.风险因素:年龄大于65岁、存在其他慢性疾病、近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等因素,会增加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及时鉴别和处理化疗后发热非常重要。出现发热应立即就医,及时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