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髂内动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脂质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当斑块破裂时,会触发凝血机制,形成血栓。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和糖尿病等风险因素密切相关。
2.外伤:直接的外力如钝器创伤或穿透性损伤可能导致髂内动脉受损,进而引发血栓形成。交通事故、跌倒及运动损伤等均有可能导致该类情况。
3.手术并发症:腹部或骨盆手术,特别是涉及动脉的手术,有时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形成血栓。这些手术包括髋关节置换术、骨盆修复手术等。
4.动脉夹层: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进入动脉壁,形成假腔,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产生血栓。动脉夹层可能由高血压、创伤或遗传疾病如马凡综合征引起。
5.高凝状态:某些疾病和状况如癌症、遗传性凝血障碍、肥胖、久坐不动(如长期卧床或长途飞行)以及口服避孕药等可增加血液的凝固性,从而增加髂内动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髂内动脉血栓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及时识别和管理这些风险因素对于预防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早期干预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