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准备工作:
清洁和消毒:使用酒精或碘伏等消毒剂清洁穿刺部位,通常选择肚脐下方左侧或右侧腹部进行穿刺。
物品准备:包括无菌手套、穿刺针、注射器、导管、消毒液以及必要的引流装置。
2.患者体位:
通常采取半卧位或平卧位,这有助于减少腹腔内压力,并使积液集中在下腹部。
3.局部麻醉:
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对穿刺部位进行皮肤和皮下注射麻醉,以减轻疼痛和不适。
4.穿刺进针:
使用一根适当长度和口径的穿刺针,沿着皮肤消毒标记处垂直或稍倾斜插入。进入腹腔后,感觉到阻力减小,即表明针已进入腹腔。
如果使用导管,应先用穿刺针建立通道,然后通过导管进行进一步操作。
5.抽取或引流:
使用注射器抽取所需量的腹腔液,如为诊断性穿刺,一般抽取20-50毫升。对于治疗性穿刺,可以根据需要排放更大量的积液,但每次不应超过1000毫升,以避免出现低血压或其他并发症。
6.结束操作:
抽取完毕后,拔出穿刺针或导管,注意防止液体外溢。
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按压数分钟后固定,以防感染和渗漏。
7.监测和记录: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异常反应。
记录操作时间、抽取液体量及液体颜色和性质,并送检化验。
腹腔穿刺术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操作,但仍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并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况,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并减少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