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胰岛素作用机制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激素,负责调节血糖水平。
当饮食摄入碳水化合物后,血糖水平升高,胰腺分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以产生能量或储存为糖原。
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保持血糖稳定。
2.胰岛素抵抗的形成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如肥胖和缺乏运动)会导致胰岛素受体或信号通路异常,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的主要标志是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的下降,导致葡萄糖难以进入细胞,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3.2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
胰岛素抵抗初期,胰腺β细胞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量来补偿,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随着时间推移,胰腺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无法继续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血糖水平开始失控,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4.临床表现和诊断
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多种临床症状,如疲劳、口渴、多尿及视力模糊等。
诊断糖尿病通常依靠血糖水平测试,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试。
5.治疗与管理
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
规律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葡萄糖利用效率。
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注射,根据病情轻重决定是否使用。
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合理的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是管理糖尿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