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阿替普酶:阿替普酶是目前最常用的溶栓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溶解血栓。临床研究表明,在发病3小时内使用阿替普酶,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2.瑞替普酶:瑞替普酶是一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其半衰期较长,可以方便单次或少次数给药。瑞替普酶的作用是通过分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恢复血管通畅。临床数据显示,瑞替普酶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效果显著,与传统药物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3.特奈普酶:特奈普酶也是一种重组纤溶酶原激活剂,与阿替普酶相比,其特异性更高,对纤维蛋白的亲和力更强,因而在溶栓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相关研究指出,在治疗窗内使用特奈普酶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及时使用溶栓新药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至关重要。注意把握治疗时间窗,通常是在发病3至4.5小时内。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溶栓药物,避免因药物选择不当导致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