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大椎穴:位于颈部后方,第七颈椎棘突下方。此穴位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有疏风散寒、通阳利水的作用,有助于改善体内湿气问题。
2.肺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此穴位常用于调理呼吸系统及提升免疫力,对于排湿也有一定效果。
3.脾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这个穴位主要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消化系统运作,从而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4.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位置。此穴位被认为有补肾壮阳、利水消肿的作用,对湿气重的情况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5.关元穴:位于腹部,肚脐下约3寸的位置。关元穴主要健脾益气,能够有效调节体内湿气平衡。
6.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约4指宽处。足三里在增强体质、调理脾胃方面有显著作用,同样有助于祛除湿气。
通过上述这些穴位,三伏贴能够有效利用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配合人体经络运行,达到祛湿的效果。在使用三伏贴时,应注意个人体质差异,选择适合的穴位和时间进行贴敷。如果出现过敏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