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癔病性抽搐主要是由心理应激引发。患者可能在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情绪波动、创伤事件等情况下发作。这种发作通常没有特定的生理基础,而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2.症状表现多样化。例如,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性的抽搐、四肢抖动、意识模糊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但并不会对大脑造成长期损害。
3.诊断癔病性抽搐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通过脑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患者在发作时并没有典型的癫痫波形,从而区分癔病性抽搐与癫痫。
4.治疗癔病性抽搐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控制发作频率。药物治疗也可能作为辅助手段使用,但并不是首选。
癔病性抽搐虽然看似严重,但并不会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重要的是找到并处理引发发作的心理原因,以减少或者避免症状的出现。同时,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患者恢复也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