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检查伤情:评估受伤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变形或其他明显的严重伤情。如果怀疑有骨折或者内脏损伤,需立即就医。
2、清洁伤口:如果皮肤表面有擦伤或破皮,用干净的水和肥皂轻轻清洗,避免感染。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减少细菌污染。
3、止血:若有出血,可用干净纱布或无菌敷料压住伤口,施加适度压力直至出血停止。
4、冰敷:在受伤后的头24小时内,每次15-20分钟冰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但冰袋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应包裹在毛巾中以防冻伤。
5、抬高患肢:若是四肢受伤,可将受伤部位抬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肿胀。
6、休息:避免对受伤部位施加压力或过度活动,让受伤部位得到充分休息。
7、使用药物:必要时可口服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遵循药品说明书或医生建议使用。
8、观察病情:密切关注受伤部位的变化,如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红肿加重、功能障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上述措施为一般处理方法,具体情况需结合患者的实际伤情决定。一旦怀疑有严重损伤或自行处理效果不佳,应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