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泌尿系统黏膜受损:憋尿时膀胱过度扩张,会导致膀胱壁和尿道黏膜受压迫甚至破裂,进而出血。这种情况下,尿液可能呈现淡粉色或带有少量血丝。
2.泌尿系统感染:长期憋尿容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尿路感染等。感染会导致尿道和膀胱的黏膜充血、水肿和糜烂,从而引起尿血。此时通常伴随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肾结石或尿路结石:憋尿会增加泌尿系统结石形成的风险,结石通过尿路时摩擦或划伤尿道黏膜,引起出血。结石可能还会伴有剧烈的腰腹部疼痛。
4.泌尿系统肿瘤:虽然较为罕见,但憋尿可能与泌尿系统肿瘤有关。肿瘤生长会破坏正常组织,引发血尿。如果尿血持续存在且无法解释,应尽早进行医学检查排除肿瘤的可能性。
5.血管异常:一些人可能有先天性的泌尿系统血管畸形,憋尿使得局部压力增大,异常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
定期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有助于预防上述问题的发生。一旦出现尿血,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