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的表现形式及发生机制

2024-10-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病情分析: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引发这一现象的机制包括通气不足、血流过多或肺泡填塞等。

1.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的表现:

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指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正常情况下,PaO2应在75至100毫米汞柱之间。当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时,氧气的交换效率下降,导致动脉血中的氧含量不足。

高碳酸血症:高碳酸血症是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正常情况下,PaCO2保持在35至45毫米汞柱之间。当肺泡通气不足时,二氧化碳不能有效排出体外,导致其在血液中积累。

2.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的发生机制:

通气不足:当某些肺泡的通气受到限制,如由于阻塞性肺病、呼吸肌疲劳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会导致这些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减少。

血流过多:如果某些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但对应的肺泡通气没有相应增加,也会导致比例失调。这种情况可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导致心输出量增加的疾病。

肺泡填塞:肺泡被液体、渗出物或炎性细胞填塞,如在肺炎、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会使得气体交换面减少,从而引起比例失调。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呼吸功能减退,严重时可致生命危险。因此,早期识别和有效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