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病因分析:
内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不当。
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使津液代谢失常。
情志失调:情绪波动影响肝脾功能,进而影响气血运行。
劳倦过度:劳累过度使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脾肾两脏。
2.病机特点:
阴虚燥热:表现为口干舌燥、口渴多饮。
气阴两虚:表现为疲倦乏力、少气懒言。
脾胃虚弱:表现为胃纳不佳、食欲不振。
肾阴亏虚: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3.辨证施治:
上消(肺热津伤):多饮多尿,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为主,常用药物如生地黄、麦冬。
中消(胃热炽盛):多食易饥,以清胃泻火、养阴生津为主,常用药物如石膏、知母。
下消(肾阴亏虚):多尿频繁,以滋阴补肾、固涩缩尿为主,常用药物如山药、熟地黄。
4.其他疗法:
饮食调养:控制高糖、高脂食物,增加粗粮和蔬菜摄入。
运动养生:适量运动如太极拳、散步,可促进气血循环。
针灸推拿:针灸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改善症状。
中医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方法,对糖尿病进行调整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应结合西医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