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磺脲类: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常见的有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药物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因此需要监测血糖水平。
2.双胍类:二甲双胍是最常用的双胍类药物,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生成和提高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不容易引起低血糖,但可能导致胃肠不适和乳酸酸中毒。
3.格列奈类: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通过促进餐后胰岛素的分泌来控制血糖,作用时间较短,需在餐前服用,同样存在低血糖风险。
4.DPP-4抑制剂:如西格列汀和利格列汀,通过抑制DPP-4酶活动延长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作用时间,增强胰岛素分泌并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不易致低血糖,其副作用较少。
5.GLP-1受体激动剂:如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通过模拟GLP-1的作用,增强胰岛素分泌并延缓胃排空,可帮助减重,但可能引起恶心和呕吐。
6.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通过抑制肾小管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减少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可能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选择合适的药物时应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程、合并症等,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需特别注意相互作用和潜在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