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生地(生地黄):
生地黄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性味甘、寒,主要归心、肝、肾经。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润燥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阴虚发热、血热妄行、口燥咽干、肺热咳嗽等症。
2.土茯苓:
土茯苓也是中药材之一,其性味甘寒。主要归脾、肾经,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黄疸、湿疹等病症。
3.黑豆:
黑豆属于食物,但在中医中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性平、味甘,入肾、脾经。黑豆能补肾益气、养血明目、抗衰老。常用于治疗肾虚、腰膝酸软、耳鸣、视物昏花等症。外用黑豆还可以用来治疗皮肤病如湿疹、痤疮等。
每种药物或食材在使用时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实际情况选择适量和合适的搭配,必要时应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