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血的原因:
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是尿血的常见原因之一。通过抗生素治疗,大多数感染可以被有效控制。
结石:肾结石或膀胱结石会导致尿血。通过药物溶解、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许多结石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肿瘤:泌尿系统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如膀胱癌、肾癌)也可引起尿血。早期发现和治疗肿瘤,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外伤:身体受到撞击或其他形式的外伤可能导致尿血。适当的休息和治疗通常能促使损伤部位恢复。
血液疾病:某些血液病(如血友病、白血病)会导致尿血。这类疾病需要专科医生的诊断和长期管理。
2.诊断和治疗措施:
化验检查:尿常规和尿细胞学检查能够初步了解是否存在感染或肿瘤细胞。
超声检查:可以检查肾脏、输尿管和膀胱的结构异常,如结石或肿瘤。
CT或MRI:这些影像学检查提供更详细的泌尿系统结构信息,帮助定位病变。
膀胱镜检查:直接观察膀胱内的情况,必要时取活检进一步确诊。
针对性的治疗:根据确诊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抗生素治疗、手术切除、放疗或化疗等。
尿血的治疗效果与其病因密切相关。对于大多数因感染、结石或轻微外伤引起的尿血,通过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完全治愈。对于一些复杂病例,如泌尿系统肿瘤或血液病,需要专科医生综合评估和长期管理,尽早诊断和积极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