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细胞来源:细胞生物疗法通常使用患者自身的细胞(自体细胞)或捐赠者的细胞(异体细胞)。自体细胞大多来自血液、骨髓或脂肪组织,而异体细胞则可以来源于脐带血、胎盘或健康捐赠者。
2.治疗类型:
免疫细胞疗法:例如CAR-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特定的癌细胞。此方法已被批准用于某些类型的白血病和淋巴瘤。
干细胞治疗:利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用于修复受损组织。例如,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心肌梗死等多种疾病。
基因编辑疗法:如CRISPR技术,将基因编辑工具导入细胞中,以纠正遗传缺陷或增强细胞的治疗能力。这种方法有望治疗多种遗传病。
3.技术过程:
细胞采集:首先从患者或捐赠者体内提取所需细胞。
细胞扩增和改造: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细胞进行培养,必要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进行改造,例如插入特定抗原受体。
细胞回输:将处理过的细胞重新回输到患者体内,通过静脉注射或局部注射等方式实现。
4.安全性与有效性:细胞生物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潜在风险仍然存在,包括免疫排斥反应、细胞突变导致的癌症风险等。因此,治疗前需经过严格筛选和评估,治疗过程中也需要密切监测。
5.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细胞生物疗法在未来可能会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治疗选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细胞生物疗法代表了现代医学的重要进展,其多样性和潜力为许多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希望。但需注意的是,此类疗法需在正规医疗机构中进行,遵循专业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