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症状:
严重减少食物摄入,导致显著体重下降,通常体重低于正常值的85%。
周期性暴食行为,即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然后采取极端措施如催吐、过度运动或使用泻药等来防止体重增加。
强烈的体重增加恐惧,即使已经非常瘦弱仍然担心变胖。
身体形象扭曲,自我评价高度依赖于体重和体型,甚至可能完全否认自身的消瘦状态。
2.原因:
生物因素:遗传背景、脑功能异常和荷尔蒙失调可能在神经性厌食暴食症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患有此类疾病的家庭成员中,其患病风险可增加12倍。
心理因素:完美主义倾向、低自尊、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是重要的促发因素。据统计,约50%-75%的患者在病前存在某些形式的精神障碍。
社会文化因素:现代社会普遍追求苗条身材,媒体宣传的不切实际的身体标准对个体形成巨大压力。超过75%的女性表示曾因外貌而感到不满。
3.危害:
营养不良:长期饮食控制和暴食后催吐引发的电解质紊乱,可导致心律失常、低血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骨骼问题:由于营养不足,骨密度降低,易发生骨折和骨质疏松症,尤其是在病程较长者中,骨折发生率可达35%。
心理健康问题:高达50%的患者罹患焦虑症或抑郁症,且自杀风险显著上升,神经性厌食暴食症患者的自杀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8倍。
4.治疗:
医学治疗:包括住院治疗以稳定生命体征和纠正营养失调情况,使用抗抑郁药物和抗焦虑药物以缓解共病。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家庭治疗被广泛应用,以改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身体形象认知,成功率可达60%。
营养指导:注册营养师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帮助恢复正常进食模式,同时避免复发。
神经性厌食暴食症是一种复杂且危险的疾病,需要综合性治疗方法,包括医学管理、心理支持和营养干预。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并应持续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