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临床表现:
视力下降:早期可能出现轻微视力模糊,进展后可导致显著视力下降。
眼部不适:患者常报告眼部压迫感或疼痛。
色素改变:眼内或眼表面可能出现异常色素沉着。
光闪现象:有时伴随光闪烁或视野缺损。
2.影像学检查: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使用高频超声波,可以详细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及内部结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用于评估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厚度及形态变化。
磁共振成像(MRI):详细显示眼球及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帮助明确肿瘤的范围和侵袭情况。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供肿瘤在眼球及其周围骨骼结构中的精确定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通过注射荧光染料,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供状况,有助于鉴别良性和恶性病变。
3.病理学分析:
细针穿刺活检:在局部麻醉下,利用细针获取少量肿瘤组织进行显微镜下检查,以确认细胞的恶性程度。
免疫组化染色:通过特异性抗体标记,进一步确定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类型。
综合上述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在诊断过程中,需警惕其他可能混淆的病症,如良性色素痣或炎性病变。及时就医和规范治疗是提高预后、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