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情绪支持:
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情绪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应通过倾听和共情,帮助患者表达其内心的困扰和不安。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的心理问题,减少心理负担。
2.知识普及: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关于疾病管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病因、症状、治疗方案和自我监测的重要性。
普及健康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小组教育或个别咨询,使患者掌握正确的血糖监测和药物使用方法。
3.行为干预:
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休息。
使用行为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患者的不良习惯和负面认知。
提供行为激励措施,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提高遵医嘱的依从性。
4.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糖尿病互助小组,从中获得经验分享和情感支持。
动员家庭成员参与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情感关怀和实际帮助。
协调社区资源,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如心理咨询服务和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疾病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