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选择注射部位。常见的皮下注射部位包括:
上臂外侧:通常在三角肌下方。
腹部:避开肚脐周围约5厘米的区域。
大腿前外侧:从膝盖上方到大腿中部之间的区域。
2.准备注射设备和药物。确保所需的器材包括消毒棉球、注射器和针头、药物等:
清洁双手,戴上无菌手套。
检查药物有效期及包装完整性。
使用酒精棉球消毒药瓶橡皮塞。
抽取适量药物,避免气泡进入注射器。
3.进行注射。采用适当的注射技术以保证药物有效吸收:
消毒注射部位皮肤,等待其自然风干。
用拇指和食指捏起一小块皮肤形成一个褶皱。
将针头以45度或90度角快速插入皮肤下层(具体角度根据针头长度和皮下脂肪厚度决定)。
缓慢推入药物,确保均匀注射。
完成注射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轻压注射部位几秒钟,避免揉搓。
4.后续处理。妥善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减少感染风险:
立即将针头置于专用的锐器盒内。
检查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反应。
皮下注射虽然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操作,但仍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药物吸收效果并避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