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清洁伤口。用干净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确保彻底清除污垢和细菌。如果没有生理盐水,可用清水代替,但避免使用肥皂、酒精或碘伏等刺激性物质。
2.消毒伤口。可以使用无菌纱布轻轻按压,以便吸干多余的水分,然后使用消毒液如双氧水或碘伏进行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
3.涂抹药膏。为了预防感染,可以在伤口上涂抹适量的抗菌药膏,如红霉素软膏或其他医生推荐的药膏。
4.包扎伤口。使用无菌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以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减少外界污染的机会。注意包扎时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降低肿胀。可以通过局部冰敷的方法来减轻肿胀,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隔1小时重复一次。冰敷时要注意冰袋与皮肤之间放置一层布,以防冻伤。
6.观察伤口。定期检查伤口是否有红肿、热感、疼痛加重或流出脓液等感染迹象。如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
在处理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伤口。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