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靶向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阻断癌细胞信号传导路径的同时,可能也会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包括鼻腔黏膜的血管。此类药物可能导致血管脆性增加,使得鼻出血更容易发生。
2.部分靶向药物可能干扰正常的血小板功能或减少其数量,从而影响凝血过程。这会使得本来较小的出血变得难以控制,增加了鼻腔出血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3.靶向药物有时还会引起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如高血压,这也是鼻出血的一个潜在诱因。高血压可能加重鼻腔血管的应力,导致出血。
4.患者自身的身体状态及基础疾病也会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存在贫血、感染等其他疾病,出血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如果发现鼻出血频繁且无法自行止住,必须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以便调整治疗方案或采取必要的医学干预。注意保持鼻腔湿润,避免使用可能引起鼻腔干燥的药物,以减轻鼻出血的风险。同时,不宜过度挖鼻或用力擤鼻涕,以免加重病情。